- 建设服务计划
- 课程持续建设
- 面向高校、社会的教学推广应用计划
课程持续建设
日期 | 描述 |
第一年 | 申请学校实验室建设经费不少于20万元,用于完善软件功能和实验推广,根据第一年测试,针对学生、教师的反馈,持续改进软件模型,提高实用性与易用性,更新软件存在的问题,并提供实验技术支持。软件计划新增继电保护模块,包括继保护配置、保护逻辑搭建、保护整定、故障设置、保护分析等模块及功能。 |
第二年 | 申请学校实验室建设经费不少于10万元,用于软件完善,调研农村电网最新发展技术及场景,更新实验模型,扩展实验功能,并注重推广工作,加强服务,实时听取用户意见,进一步探索与现有课程体系的对接和融合,完善实验细节,进一步优化软件。软件计划新增微电网设计与运行模块,包括负荷设置、光伏系统设计、风能发电系统设计等。 |
第三年 | 申请学校实验室建设经费不少于5万元,用于软件完善及服务,调研农村电网最新技术及设备,不断更新软件功能,与时俱进,提高实验的先进性,并根据用户反馈结合先进教学理念,进一步规范考核标准,便于系统的流畅运行。 |
第四年 | 申请学校实验室建设经费不少于2万元,用于软件完善及服务。并根据近三年的运行数据,分析软件存在的问题,找到用户体验较差、问题漏洞,持续完善。校企协同进一步完善个性化实验设计模块,调研企业用户需求,设计适合于企业用户的个性化模块。探索高校间合作机制,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经验向其他高校推广,探索并建立高校间相关实验成绩互认、学分转换机制,进一步扩大学校在业内的影响力。 |
第五年 | 申请学校实验室建设经费不少于2万元,总结经验教训,推广应用的其他课程。 |
其他描述:
本实验项目将根据使用过程中用户反馈意见,校企协同,持续改进,并畅通联系方式为用户提供温馨的互动平台,确保沟通畅通,为师生或者用户提供舒畅的实验服务。
面向高校、社会的教学推广应用计划
日期 | 推广高校数 | 应用人数 | 推广行业数 | 应用人数 |
第一年 | 5 | 500 | 2 | 300 |
第二年 | 10 | 1000 | 4 | 400 |
第三年 | 15 | 2000 | 5 | 600 |
第四年 | 25 | 3000 | 8 | 800 |
第五年 | 30 | 5000人以上 | 10 | 1000人以上 |
其他描述:
本实验项目已在国内20余所高校电气类相关专业开展应用并取的应用证明,其中农林类院校4所;3个企业开展应用并取的应用证明;与4所院校签订共享共建协议。
后续将继续在农林类院校电气专业推广的同时,加大非农林院校和企业的推广力度,更好的为社会和学校提供更好的服务。